5月18日,由浙江省社科联、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担任学术指导,浙江财经大学主办的第七届孙冶方经济学家发展论坛(原中国经济学家高端论坛)在我校下沙校区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国家一级教授刘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史丹,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先春,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副秘书长周济,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沈坤荣,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范子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周青,钱塘新区党工委委员、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国娟,钱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区政府党组成员李俊,校党委书记李金昌,副校长郑亚莉,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秘书处领导,钱塘区相关部门领导、省内外兄弟高校同仁以及学校部分校友、师生代表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日常工作)魏江主持。
陈先春代表省社科联对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本次论坛聚焦“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号召,也是积极践行2004年1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届代表大会上对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真”“情”“实”“意”的要求。浙江财经大学作为省重点建设高校和省高水平建设大学,是浙江省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水平,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力量之一,做好新质生产力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和大众化传播,积极作为,也大有可为。他希望本次论坛成果能推进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同时也能为推动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周济表示,本届论坛紧扣当前经济热点,汇聚学界资深学家,政府工作人员以及业界精英,碰撞思想,交流观点,百家争鸣,一定能启发创新思维,启迪发展思路,丰富发展理论,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探索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他代表孙冶方科学基金会向浙江财经大学即将到来的50周年校庆表示衷心的祝贺。他感谢学校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在文献馆建设与宣传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扩大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社会影响等方面做出的努力。他祝愿学校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早日实现“新财经战略”目标,也祝愿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家发展论坛越办越好,为学校特色发展与社会服务贡献更大的力量。
李金昌表示,浙江财经大学作为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充分依托学科特色与科研优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浙江经济社会重大发展需求,聚焦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等重大时代课题,产出了一批时代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论坛全面聚焦国家社会重大需求,持续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本届论坛是对国家宏大叙事的关注,也是对国家关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号召的积极响应,他希望专家学者们通过论坛交流,形成更多有益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箴言良策,为新质生产力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与实践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魏江在主持时表示,今年是浙江财经大学建校50周年,当前学校正全面谋定实施“新财经战略”,昂首奋进在一流财经大学建设的新征程上。在此学校发展的重要时刻,专家学者们的到来是对学校的关心厚爱,是给学校发展赋能。孙冶方经济学家发展论坛自2017年发起以来,历经多年积淀传承,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促进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逐步建成了一个深入讨论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梳理总结地方改革实践经验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本届论坛通过聚集著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和创新观点展开对话交流,承载着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言献策,推动经济学科发展推陈出新的崇高使命。
马建堂、刘伟、史丹、沈坤荣、范子英、周青等六位专家分别以“深入学习新质生产力理论,以科技创新、体制变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科学认识与切实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发展”“厚植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从索罗悖论到新质生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作主旨报告
马建堂指出,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体系性的理论升华,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术的重大创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指示,要注重科技发明,机制创新和产业创新。他表示,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科技工作者将科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要培养既懂科技又会产业的人才,从而形成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国家一级教授刘伟作主旨报告
刘伟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不是生产力三要素之一,但是它覆盖整个生产力。他表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转变质的飞越,是真正的发展任务,需要尊重客观规律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需要在新质生产力创新过程中处理好国家与企业、市场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史丹作主旨报告
史丹从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特征、实现形式和发展范式等方面对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解做分析,同时从强化科技创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激活企业内生活力和以人才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等四方面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举措。她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未来产业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沈坤荣作主旨报告
沈坤荣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外背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竞争态势和全面深化改革塑造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三个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探讨。他指出,积极应对国际格局的演变,开拓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的新局,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以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范子英作主旨报告
范子英从索罗悖论的视角探讨对新质生产力的学习体会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看法,他梳理了新质生产力政策提出的关键节点及其现实背景,指出新质生产力超越了索罗悖论,可以实现从0到1,和从1到N的创新。他表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要起到主要作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周青作主旨报告
周青从科技成果落地的视角分享了推进标准化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议。他表示,标准化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无论是从地区层面、产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技术标准和创新都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他建议,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建立新质生产力标准制定规划和行动方案。
论坛期间,周济与郑亚莉共同为“两奖”文献馆“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揭牌。刘伟、史丹、沈坤荣接受学校“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与中国经济发展”通识课顾问聘书。马建堂、刘伟、史丹、沈坤荣、周青向文献馆捐赠签名著作。
当日,还举行六场分论坛,围绕“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与积极财政政策”“新质生产力与金融强国”“新质生产力与评价监测”“新质生产力与数智创新创业”“新质生产力与治理现代化”六大主题展开,专家学者们探索如何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促进经济增长。
据悉,600余位校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自2017年首届论坛举办以来,孙冶方经济学家发展论坛传承以孙冶方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学家“敬畏规律、守护真理”精神,聚焦热点,崇实创新,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言献策,为推动经济学科发展推陈出新。本次论坛为建立世界领先的新质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贡献更多智慧与决策依据。